close
我写诗不久。开始认认真真地写诗也是这几月来的事。不过也亏这几月来长期将自己放在诗海里熬,竟也熬出一些心得来了,尽管这些心得有些模糊、稚嫩,但它确确实实是我懂诗以来所生成的。而我的诗观,竟也在这时慢慢定型了。
1.诗的对象
我所谓的诗,对象永远是人。诗是写给人看的。因此好的诗能够贴近人类的心灵而不会觉得陌生,亦不会有所排扯。倘若一首诗让人觉得高不可攀,那那首诗就毫无存在的意义了。诗不是贵族的衍生物,它只是人类心灵层面和感情方面的具体表达。它并没有专属于谁。它是诗人的,同时也是大家的。它固然可以是诗人含蓄的表达、深远的联想;它也可以有广阔意境、生动的意象,但不能只是文字的堆砌,也绝不能仅仅是诗人的呓语(梦话通常没人听得懂也没兴趣懂)。田思说,诗是说“人话”而不是在玩密码。因此,一首作无病呻吟、文字堆砌的诗,想来也没必要发表了。
2.诗的防腐剂
诗要有深度,读起来才能回味无穷,愈嚼愈起劲。这样的深度建立在诗人的文化素养与生活阅历上,诗人写诗以这些做地基,逐步铺陈,慢慢筑建他们诗的高楼。这样写出来的诗,才能不朽。因此,文化素养和生活阅历,能够做成诗的防腐剂,让一首诗能够流传百世。
3.诗的生活化
诗的对象是人。而人热衷于生活。将生活诗化,融入诗里;或将诗生活化,融入生活里,都能让诗更贴近人们。诗是诗人的生命,诗人的生命就是一首美丽的诗篇。他们在走他们的生命旅程时,也正慢慢的在他们的稿纸上填入他们的诗篇。因此要认识一个诗人最好去读他们的诗,这样,不必见面就能走进他们的生活。而一首生活化的诗,正好是诗人最真实的表现。将生活与诗画上等号的人才是真正的诗人。
我的诗观懵懵懂懂就这些。也许还要多些历练,多些冲击,才能迸发更多对诗的情感。也许,只是也许,我以后会成为诗人也不一定哦。
我的诗观懵懵懂懂就这些。也许还要多些历练,多些冲击,才能迸发更多对诗的情感。也许,只是也许,我以后会成为诗人也不一定哦。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