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昨天到琇琦家做客。

乘车到花园外的大路想要转车,却意外见到大排大排的车龙,随即呆愣。心里恍然,原来是大宝森节的庆典引来的大批善信。原本宽敞的三条车道,善信们的车子就违例停靠占满了一整条。从行人天桥上往不远处的兴都庙观望,人群拥簇,数不清的激昂队伍。走下天桥,巴士车站站满了参加庆典后意欲返家的信徒。于是,我直觉往琇琦家的这一趟要在站立中度过,而这也预言般实现了。就这样,我在空调系统拙劣的巴士里,吸着汗臭与茉莉花香混合成的不协调空气(印裔同胞爱在项上、发尾上挂茉莉花串),一路颠簸。

在琇琦家盼来了美慧。随即三人摇身变为评审,开始对《那本书2》的稿件做初步甄选。我们仨并没专业的鉴赏能力,然而却对很多的稿件展开了“毒舌”讲评。事实上,对于所有的稿件,我只能以“失望”概括。纵使是文创社社员的来稿也没能让人有焕然、惊艳的感觉。文学不是纯粹的作文,也不仅仅是刻意的文字堆砌,然而那叠稿件中却又以此占多数。我想,或许他们需要的仅仅是时间。仿佛时间可以化成利刃将手中的笔削尖。

我和琇琦决定策划一本文集。就一本简单的文集,编委两个人,作者也两个人。毕业以后长期无业,调侃自己是专业 “坐家”。即为“坐家”,那当然要付诸行动,让自己的“坐家”生涯能有完美的句点,而这部文集会是我的句点。然后我们再笑说希望能在大学毕业以后五年办本杂志,也未知这会否又是我们没有结局的“年少清狂”。

夜里我只身上了返家的巴士。车里一样挤满了人,各个满面的倦容,像是刚打完了战,然后车里灯光昏暗,暗影泛在因倦怠而扭曲的脸上,让人深觉原来所谓生活其实是一段曲折的梦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垂華 的頭像
    垂華

    老垂的陋室

    垂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